检测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采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仅关系到检测结果,还可能影响猪场的安全。2020年,国家发布了《非洲猪瘟诊断技术》国家标准(标准编号:GB/T18648-2020),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12月14日正式发布并实施。该标准涵盖了生物安全措施、临床诊断、实验室样品采集与处理、荧光定量PCR等多种方法以及综合判定等关键内容。
一个完整的非洲猪瘟病原荧光定量PCR检测流程一般包括:样品采集及保存、样品前处理、核酸提取与配液、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以及检测结果的导出与分析。从实验流程来看,样本的正确采集和运输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首要因素。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样品采集、处理和保存尤为重要。
临床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注意事项
以下是根据《非洲猪瘟诊断技术》国标和2010年颁布的《非洲猪瘟检疫技术规范》(标准编号:SN/T1559-2010)总结的临床样品采集及保存运输的重点内容:
#01 抗凝血(全血)
采集方式:使用含有抗凝剂(EDTA-紫色盖)的无菌管(真空采血管)从颈静脉、下腔静脉或耳缘静脉抽取5ml全血。如动物已死亡,可从心脏处采血,但需立即进行。样品需冷藏运输,送达检测实验室后,可选择在-70℃冷冻保存。注意:切勿使用肝素(绿色盖子)的无菌采血管,此会抑制PCR反应,容易导致假阴性结果。
#02 血清
采集方式:使用未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颈静脉、下腔静脉或耳缘静脉抽取5ml血液样品。建议在4℃下放置14-18小时以分离血凝块,去除凝固物后离心10-15分钟,回收澄清的血清。血清样品在分离后可立即检测,也可冷藏运输,送达实验室后,选择在-70℃冷冻保存。注意:若血清为红色,已发生溶血,则无法用于ELISA检测。
#03 器官和组织样品
采集目标:主要是脾脏、淋巴结、扁桃体、肾脏等,其中脾脏和淋巴结通常含有最高的病毒量。样品需冷藏运输,并尽快送至实验室。如无法及时送检,可将样品储存在冷库或液氮中。可用10%缓冲福尔马林浸泡30分钟以上来灭活病毒后再进行PCR检测。
#04 软蜱
采集方式:收集软蜱时,尽量保持蜱的存活以确保内部病毒保存完好,防止DNA降解。可将钝缘软蜱放入螺旋盖样品瓶中,添加少量土壤,并用纱布内衬,保持常温运输。到达检测实验室后,样品需在-70℃冷冻保存或置于液氮中;若仅进行形态学观察,可放入100%酒精中保存。注意:其他昆虫如蚊子、苍蝇等也需尽量保持存活送检,或直接储存在液氮中。
#05 环境样品
采集方法:可多样化收集环境拭子,如粪便、泔水、饲料等,并保持在4℃保存。
#06 唾液及拭子样品
采集唾液:使用棉绳或纱布固定在栏杆处,待猪自然咀嚼后,收集挤出的液体并存入干净的试管或自封袋内,密封并冷藏保存。鼻拭子采集:使用无菌棉签,以45°角插入猪鼻腔3-5cm,轻轻旋转3-5次以刺激喷嚏反射,待棉签湿润后保存至洁净的试管中,密封低温冷藏运输。肛门拭子:使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插入猪肛门2-3cm,轻轻旋转后独立分装至洁净的试管或密封袋内,冷藏运输保存。
样品保存和运输
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样品应在采集后尽快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,优先选择次日到达的物流方式,并采用冷链运输,以防止样品降解失效。选择新葡萄8883官网AMG作为您的合作品牌,保障您的检测需求与安全性。